优胜奖
再一次翻看历史书,不经意间看到了“鸦片战争”这一个标题,忍不住又一次细读其中的内容。对书内所陈述的虎门销烟的历史评价有所怀疑,想在这篇文章里说出来。
湖广总督林则徐等上书道光帝,痛陈鸦片泛滥的危害,请求禁烟。道光帝任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赴广东查禁鸦片。1936年6月,林则徐将缴获英美走私贩的大量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自此鸦片战争爆发。历史书上评价“虎门销烟是我国近代史上反帝国主义的光辉一页。虎门销烟,是人类历史上旷古未有的壮举,虎门销烟,展示出中华民族无以伦比的伟大形象,是抗击外来侵略的胜利。”
但掩卷深思,一方面为如此酣畅痛快的评价叫好,另一方面我认为虎门销烟在维护民族尊严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也同样存在着其可商榷的一面。最直接明显的影响就是虎门销烟成为英国侵略者手中的把柄,借此光明正大的发动非正义的侵略战争,给当时中国的人民以及国家稳定带来了巨大的破坏。
随着通商口岸的陆续开通,许多先进的技术和产品流入中国,对当时中国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鸦片——作为通商口岸开放的副产品也一起流入了中国市场并逐步蚕食中国的国力、军队、人民。政府发现了这一点后积极地反对鸦片的行为是非常正确的。但是方向对了,却用错了方法——用暴力的方式来对抗非正义。自此中国的国门更加的紧闭,本就不发达的经济科技更加停滞不前,这也为此后100多年的屈辱的被侵略的历史“奠定了基础”。
倘若清政府换一种方法——通过法律的手段抑制鸦片的泛滥,结果又会怎么样?通过法律合理禁止吸食鸦片,通过法律禁止鸦片进出口贸易,通过法律……法律的诞生意味着社会体系的初步形成,意味着任意行为的对错好坏都有章可循,意味着规矩和秩序!如此这般,也许既使英国人找不到发动战争的借口,还会初步建立中国现代社会贸易法规体系,何乐而不为!
这就好比打开窗户,苍蝇蚊子会随着花香、风一起进来。倘若我们只是关上窗子,用蚊子拍打,难免会在墙上或在哪里留下印记,而下一次开窗又会有脏东西飞进来。既然如此,为什么不挑选一个永久有效的方法——装一个纱窗——香味会进来,虫子却进不来,也不会影响视野,一举两得。
鉴于往事,资于治道,虎门销烟有其不可磨灭的历史进步性,这是我们不能否定的。但是他所运用的不合理的方法却是值得我们质疑和讨论的。在当今对外贸易时可以此为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