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征文_高中组

你的位置:首页->活动中心->主题活动->网上征文11.4.23->网上征文_高中组
 
洋务运动失败简析
作者:李韬芝 组别: 高中组

优胜奖   

没有人会想到在现在拥有最古老历史以及最灿烂文化中国竟然以一个发展中国家的身份出现在世界进程中。太多的原因使近代中国在世界的洪流中逆流而上。洋务运动,伴随着第一次在中国萌芽的新名词“工业化”,声势浩大的在中国近代历史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

生产力的发展无疑是社会进步的最根本缘由,她掌握着国家的经济命脉以及形态地位。而在工业化高度运转的近代社会,由于农耕文明的主导而低下的生产力是阻止中国前进的主要因素,也是中国没落在深海中一百多年的溯源。自鸦片战争后,渐渐苏醒的中国人发现只有改变国家性质进行变革方可救国,于是一系列救亡图存的探索活动拉开序幕。从此也在不断摔倒失败中搭上了工业化进程的末班车。

洋务运动可谓是中国近代工业化的开端,一大批救亡图存的知识分子打着“维护清朝统治”的旗号开始“师夷长技以制夷”,在中国刮起了洋务风的热潮。这原本大刀阔斧的改革应该让中国看到了一丁点儿的希望,渐渐引进资本主义,像外国学习先进技术,创建海军,每一项都开展得有模有样如火如荼。然而是在同样背景同样时间进行“明治维新的日本为什么能够最终战胜中国?难道,中国所谓的学习西方就是这样走马观花的只是一种形式而没有深入吗?

关于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人们总结的已经太多太多了。清政府的腐败无能、根深蒂固的封建文化、再加上外国列强的压榨……当时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已经暴露出太多的社会尖锐问题。当然,不重视人民群众的力量,没有彻底的改革,所谓的洋务运动就只不过是一群贴着皇家标签的戏子在自演自娱罢了。

试问,在清政府忙着派出使者到外国勘察的时候,在中国的内部中,还有多少留着小辫子的男人,还有多少裹着小脚的妇女在不平等的地位中艰难的生活着。一个国家的战争,不能仅仅只是靠皇家军队在孤军奋战,怎么可能没有百姓的参与,但是留着辫子的男人上场打仗显得多么的滑稽可笑,没有先进的作战技术,甚至于连头发太长而导致的行动不便也能将人心拖往低潮。在家裹脚的妇女没有受到重视,自然也不会去重视男人们去打仗,更别说鼓励和支持。人们打仗根本就没有积极性可言。根深蒂固的封建观念完全阻止了中国的进步,最后甲午战争的失败也是无法避免的!

就在这样的情况下,外国列强才会加紧侵略的步伐。而民不聊生的社会状况显然没有引起清政府关注,慈禧太后把应拨出整顿完善军队的公款拿来大摆宴席,海军上的士兵不是一副雄赳赳气昂昂的模样而是在船上饮酒作乐……这样一副腐败的图景还怎么让人民相信这是能带领他们走出困境的政府!得不到人民支持的政府,又夹杂着外国列强施与的压力,怎么还是自以为是目中无人的样子?!

有点可笑,当时中国人就是这么的高高在上。他们倚着前代雄厚的国力和灿烂的文化就妄想可以统治世界,以为别人无论如何都是怕着让着自己的。但他们殊不知,在这个社会生产力发展如此迅猛的时代,做白日梦注定要被人鞭笞的。但是这大概就是当时的统治者们,鸦片战争稍微打醒了他们,但是他们学到的,永远都只是表面,不会思考,不思进取,乖乖地任人宰割。人民群众在下面暗暗叫苦又有何用?生活在一个这样复杂的背景下的社会中一切只能听天由命。

当然,中国毕竟是有过五千年历史的文明社会,也总是有人能一直在注视着中国发展的道路和动态,总结出失败的教训并且发掘新的救国之路。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这些不都是很好的例子吗?而后来的戊戌变法,也是从经济技术文化上的改革转移到了政治上的变革。洋务运动虽然失败,但是却在中国撒下了资本主义的种子,有人知道总是好的,它至少也能让中国摆脱愚昧无知的名号。

洋务运动是中国最早接触到工业化的一次巨大转折,它的失败给了当时社会乃至当今社会一个巨大的思考空间。但是对于中国最终胜利之类的美好想象是无济于事的,人们总是要在失败中汲取教训才能有进步的可能。好在现在我国已经意识到当初的畸形社会形态,采用更适合国情的稳当的道路,笃定不移的前进着。

 

 

查看、发表评论
深圳少年儿童图书馆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05008048号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红荔路1011 邮编:518026 电话:0755-82093377;0755-82093477